【央行主管媒体刊文称: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具备落地条件】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金融杂志《中国金融》第17期发表文章《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新机遇》称,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就开始了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4月,已为数字货币及其相关内容提交22件、65件、43件专利申请,涵盖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应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已完成技术储备,具备了落地条件。
DCEP“未来已来,Libra和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吹响了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序曲。”9月19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在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华夏时报联合主办的2020年媒体高层区块链知识公益培训班(链媒班)上表示:“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拉开序幕,重点在于谁能更好的改善跨境支付、结算和汇款问题。”
展望未来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前景,“未来可能形成一套由IMF和多个重要国家主导的多边全球数字货币体系。”
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有很多种主权数字货币,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协议和技术架构,代替现在所有的结构;第二种是,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种超主权的数字货币,比如由IMF牵头来形成一种新的数字货币。
主权货币地位不可替代
货币有三个基本功能:记账单位、交易媒介、价值储存。此外,还具有信用创造、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升级功能。而比特币主要的功能为黑市交易、跨境支付,主要用来做监管套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金融投资价值,即赌场价值。
“比特币作为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存在许多天生的缺点。使得它不太可能成为一种替代的主要流通货币。
”比特币总数有限,存在引起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交易确认时间长,大约10分钟,无法满足交易媒介需求;比特币的挖矿机制消耗巨大的能源;缺乏价值锚定导致价格波动巨大,无法满足价值存储需求;需要交易平台和数字钱包,而平台和钱包仍然有风险。
据了解,2019年全球约50亿美元加密数字货币被盗;其交易市场容易被操纵;比特币升级困难,分叉就成为一种新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机制,它也不能发挥信用创造、货币和汇率政策的传导作用。”
谈到数字加密货币,不可避免要说到区块链。黄卓介绍,区块链技术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持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持技术。”黄卓表示,目前比特币和其他数字加密货币仍是区块链最重要的应用。
“加密货币和主权的数字货币有很明确的区分,有无国家信用作为背后的支持,使得它是完全两种不同类型的数字货币。”
继比特币之后,各种数字加密货币相继产生,并且在特性上和比特币相比有各种改进。但在黄卓看来,其本质上无大的差别,仍然无法替代主权货币。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将被重塑
展望未来数字货币竞争,数字货币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支付和结算工具和金融基础设施,全球数字货币体系的未来特征将呈现合法性、安全性、便利性、流通性、稳定性、多元性、灵活性。
届时,随着数字货币的应用,“将降低货币支付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利于监管和打击犯罪(伪钞、洗钱和金融犯罪);有利于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促进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业务;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未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景,主要是替代M0
(现金),在一定程度上匿名,它可能是类似区块链的联盟链的技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和技术落地将全面引领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
从全球来看,随着美国经济比重的下降、政府赤字和债务不断增加、货币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反感和金融制裁的担心,美元的全球支付、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将开始弱化。“但他认为,短期内(5-10年),数字货币都不太可能对美元地位形成实质性的挑战,中期会对弱货币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带来严重的挑战。
“接下来,全球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研究和尝试将不可阻挡。
本文来源:DCEP全球支付原文标题:央行数字货币DCEP具备落地条件,全球跨境支付体系竞争拉开序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