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7klian.com

未来的币圈不是盲盒币圈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估

什么样的币圈项目可以长期保持高估值?

01在币圈,好赛道才有好估值

在币圈,发展空间的判断是半客观半主观的,投资者最喜欢的发展空间有三种:

1、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众多,但本身的增速快,比如DEFI;

2、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参与者层次分清,且TOP5公司占比较低,比如币圈内容平台;

3、行业竞争格局稳定,TOP5公司占比高,但品类相关性很强,有拓展能力,比如交易所平台。

类似于特斯拉这种企业,在A股也早就完蛋了,但在币圈或者美股却风生水起。

但是,我们知道,币圈很多数据是可以短期变化剧烈的,至少能够体现在价格的直接波动上。

那么传统的评分又失效了。

确实有一些客观的指标,比如毛利率、ROE、财务杠杆、现金流等等,但这些都属于企业参考性指标,核心的判断还是主观的。

对于币圈,估值却是一个难以形成概念的体系,一方面,币圈的企业往往是靠卖币来创造业绩的,而其自身资产也主要以币为主,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企业和价值形态,这位估值理论在币圈的实践提出了很多挑战。

但估值往往是投资中无法逃避的一个指标,虽然我们在使用任何一项指标时,都应该弄明白这个指标合理性的来源,很多指标看似有效的原因仅仅在于——大部分人都在用。

02合理估值是否适用于币圈?

当然,绝对的合理估值是不存在的,币圈就更是这样。

在币圈,我们认为合理估值首先要暂时排除业绩的增长,除非企业将来要被监管强制公布这些数据。

如果币圈企业未来业绩的增长被强制披露并接受审计,那么我们可以将股市的办法搬来套用,但是目前来说,没有监管规则,这必然是空中楼阁。

高质量的增长才能带来高估值。

在币圈,用未来的增长率去判断PE水平是否合理呢?

这面临着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币圈企业很少存在业绩增长率这个提法,也很少会公布一些核心数据,这些东西,一来很可能是负值,二来缺乏监督和审核,谁来确认这些数据?三则业绩与币价的关系太大,牛市浮夸,熊市过分低估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用股市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假如有一家公司,过去三年(18~20年)每年业绩稳稳地增长20%,未来三年(21~23年)很可能每年继续增长20%,看估值,50倍PE,相当于PEG为2.5,大多数人会觉得有点高估了,没有安全边际。

如果穿越到2023年底,我们的预测正确,该公司在21~23年果然每年增长20%,那么它的估值应该是多少呢?

假设此时的市场风险偏好不变,市场对该公司未来三年的看法不变,该公司应该仍然是50倍,因为过去三年是同样的增长,未来三年是同样的展望。

那么,当初因为PEG过高判断估值不合理而卖出的投资者,事实上错过了一只每年能带来20%的利润的公司。这种例子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医疗股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大多数人会说,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岂不是说,只要公司能保持20%的平稳增长,50倍PE也合理,20倍也合理,100倍也合理呢?那么以估值为理论基石之一的价值投资,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回到估值的本质上来。

03适合币圈标准的合理估值是什么

所以很长时间内,我们无法确立一个适合币圈标准的合理估值,我认为这应该是币圈经济学家的事情或者是交易所的事情,他们有能力也有钱支持这样的研究。

所以从理论上说,一家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越强,它的估值就越与业绩增长率无关,只取决于市场的风险和风格偏好。

有专家总结了确定性的三因素:商业模式、发展空间和竞争格局。

但问题在于,币圈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量化这些东西,这些依然是主观看法。

与其说估值,将来还不如说评分更适合币圈的现状。

所以,我觉得币圈未来的估值体系,一定是可以由几个简单的数据来分析出来的,比如股票圈的PE/PB。

在股市,一般而言,PEG(即PE与未来业绩增速的比值)是最常用的判断估值是否合理的指标,如果PEG大于1,投资者就要寻找理由,如果大于2,就应该高度警惕。

如果说发展空间是“看未来”,商业模式就是“看本质”,这两点共同决定了一家公司能不能给高估值。

虽然币圈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但商业发展史太短,在估值模式探索上,谁都是学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