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高层进行了区块链的战略部署,各行各业纷纷提出如何结合“区块链”进行业务场景升级的话题。顺着“道”的指引,了解了区块链的降本增效,再结合国家战略点名的行业特点与政策导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逻辑推演——降本应用在前,增效应用在后。原因在于,不仅是目前的政策环境,还是技术水平,都难以满足现阶段商业机构的大规模业务场景需求,中心化系统在此时的成本效率优势依然非常大。因此,有明确营收导向的商业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和意愿度会受到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既要学习和跟随国家战略,又能切实降低自身业务成本,提升群众与企业的办事效率、用户体验,他们在现阶段反而更愿意多多接触区块链。
同理的,一些不强调营收的社会机构,也更有利于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
具体来看,在降本应用方面,可以分为三大类,按照意愿由强到弱分别为政策导向的业务场景、重成本控制轻营收导向的业务场景、可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降低运营环节成本的业务场景。政策导向的典型场景为:政务服务、民生工程、精准扶贫、智慧城市等。重成本控制轻营收导向的典型场景为:司法与知识产权、公益慈善、人才教育等。可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降低运营环节成本的业务场景就比较多了,这个与社会各行业的结合也比较紧密,例如供应链金融中的风控环节、保险行业中的核保环节、电商物流行业的溯源、能源电力行业中的市场供需精准匹配等等。
正如,比特币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自有其自身的沉淀。庞大的社区、共识的寻求、作为交易的价值承载物,这些都有其在目前阶段依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沉淀是国际性的,非一人、一公司、一国家可以完全颠覆的。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高峰、消亡的时候,然而绝非现在。即使郁金香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最终的破灭也是在三十七年之后,而一朵郁金香的价值,就是一套别墅,今天的比特币还差得很远。众所周知,郁金香是可以无限繁殖的,即使繁殖周期长,也不能否认其无限繁殖的特性,而比特币是有限的。
比特币未来必然会被取代,数字货币的浪潮必然无可阻挡。比特币必然会被更加便捷、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数字货币所取代。然而这种数字货币,需要时间来萌芽、发生、发展、完善。2021年,我们看到了各国的数字货币如雨后春笋般起来,包括中国的数字人民币。我们也相信,未来五到十年,当各国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比特币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收藏品。当我们再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感慨比特币曾经的功绩,以及这些为了历史进程而做出贡献的人。
而今天,新时代到来了
DeFi市场规模究竟能发展到多大?虽然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比较明确——肯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大!4月28日,DeFi总锁仓量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短短三天后,这一指标数据在5月2日来到1100亿美元,又在一周后突破1200亿美元。本周一,5月10日,DeFi总锁仓量击穿1300亿关口,创下历史新高。DeFi锁仓量出现小幅下挫来到1228.1亿美元,净锁仓量为890.8亿美元。当然,单纯从数字来看,似乎很难理解这一体量概念,但如果把这一数字放到传统金融里,或许会有比较直观的感受——根据Infinite Market Cap数据,当前DeFi总锁仓量规模已经超过金融巨头高盛集团(1204.1亿美元)和中国人寿市值(1202.3亿美元),并且正在逼近汇丰银行(1254.7亿美元)和软银(1404.8亿美元)
无独有偶,算力挖矿在加密货币行业里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得益于安全性和透明性也获得了不少用户认可。诸如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有效地将算力挖矿应用上,较好地缓解了市场痛点,另外从代币价格走势和未来市场发展来看,STD还是有一定潜力的。当然,盛大公链引入的是一个新型挖矿的新概念,因此在参与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并获得足够的认知。
不过,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机会优势就在身边,但是同样的机会,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错过了2013年的比特币、2019年的DeFi和2020年的NFT,或许不该再错过2021年的ST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