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会想到锁仓挖矿这个本来游离于加密货币边缘的词汇,突然间火遍了整个区块链,,但是该词汇最早出现应该是在2019年,由波卡生态的Edgeware首创,随后成为了一种特有的代币分发方式。
据悉去年Edgeware开创了ILO这个新的代币分发模式,全称Initial Lock-up Offering,即通过锁仓来换取空投币。让我们来看个数据,Edgeware开放锁仓空投的第一天,锁仓ETH达15000个;第5天,锁仓ETH达48000个;第8天,锁仓ETH已破10万个,多达160000个;到第15天锁仓已超过31万个ETH。
因此,在如今这个阶段锁仓挖矿的形式再次进入人们眼帘时,人们可能已经遗忘了Edgeware,但会记得这种全新的模式,甚至回想起在之前流行的“XXX即挖矿”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如今构成了我们看到的全新形式——交易所平台币锁仓挖矿。
也许最近行情不是太好,但对于一个精明的投资者来说,恰恰下跌才是机会,而上涨反而是出货的时机,因此在OKEx今天正式推出OKB的锁仓挖矿后,至此几大主流交易所都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等待市场的检验,那么对于市场来说是否会在触底后借助这个东风开启新的行情呢?
“新瓶装旧酒”还是“旧瓶装新酒”?
关于锁仓挖矿我们不免会想起去年各大交易所火热的IEO模式,作为去年带来一波平台币行情的故事,如今想来依然觉得“真香”,而这次的锁仓即挖矿某种意义上其实与IEO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再回顾下什么是IEO?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称为首次交易所发行,是指用交易所作为募资平台,向该交易所用户发行(售卖)代币的行为,因其审核方为交易所,所以项目安全性大大提高,参与者也众多。
而这次的平台币锁仓挖矿或许该被称为“Initial Yield Farmers Offering”,因为某种程度上它与近段时间大热的“流动性挖矿”(yield farmers)有些雷同,但yield farmers其实本身也是DeFi相关产品,因此或许应该简称为“IDO”。
虽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但本质还是发生了变化,因为去年推出IEO可能还属于由内到外的创新,但这次却是因为DeFi带来流动性挖矿所受启发的创新,其目的自然也不同。
交易所目前亟需通过新的玩法来吸引流量回到视野中,一方面是拥抱DeFi,另一方面也是在迎合市场,而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毕竟用户的需求才是王道,而如果还能赋能到平台币本身,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就目前的平台币锁仓挖矿来说,各家似乎略有不同,笔者略加整理了下各个平台的规则,供大家食用。
从上面的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OKEx是最后一家推出锁仓挖矿的平台,但似乎也因为后发的缘故,借鉴了前两家平台的优势,甚至弥补了一些不足,显得更为有趣。
尤其是锁仓期限,彰显了一句“客户至上”的真理,随抵押随出,人性化许多,并且收益还可实时发放,真正体现了“眨眼即赚钱”的道理,虽然兵法有云先发制人,但这一次OKEx却乎有些后来者居上的意味儿。
平台币锁仓挖矿重振市场?
自本季度初DeFi躁动以来,一些DeFi项目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DeFi项目的市值也越来越高,接连突破几十亿,甚至百亿大关。其中一些项目的惊人涨幅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入,纷纷尝了鲜,一时间当年的“凌晨三点”再次重现江湖。
而DeFi的繁荣也带来了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繁荣,像知名DEX平台Uniswap的用户过去一直成倍增长,其创始人Hayden Adams早先表示Uniswap每日处理超过10万笔交易,平均每秒处理1.2笔,每日处理金额超1亿美元。
因此,摆在各大中心化交易所面前的问题变成了,如何让这批用户回流到交易所中?我想这大概就是平台币挖矿的真正诞生背景吧,不过随着各大交易所相继推出锁仓挖矿的模式,或许故事会发生改变。
同时,随着最近一些垃圾DeFi项目浮出水平,并让一些交易者损失惨重,DeF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次受到了质疑。
尽管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展现出了特别的吸引力,但实际结果却非乐观,君不见“寿司跑路了,泡菜难吃了”,毕竟Sushi创始人套现1.8万个以太坊也显得理所应当。虽然DeFi和DEX都是好产品,但真正意义上绝对去中心化的状态就是“可来可去,可左可右”,呈现出了完美的“薛定谔”的状态。
突然想起OKEx老板Jay之前表述的“DEX和CEX将会融合发展”的理念,或许DeFi也会如此,我想这就是流动性挖矿带来的改变。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参与者来说,平台币流动性挖矿会带来什么趣味的故事,我想最直接的无非是赚钱效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